
公信編輯部
2025-03-03更新
大陸公司登記流程有哪些?大陸商業登記形態、步驟一次看!

# 大陸公司登記
# 大陸商業登記
台灣人要怎麼在大陸開公司?中國大陸公司登記要怎麼做?本文將教你中國大陸商業登記流程、所需時間、必備文件、登記資訊查詢方法,並分享在大陸公司登記的優勢與常見法人種類,最後再推薦大陸公司登記代辦給你!
快速跳轉目錄
大陸公司登記怎麼做?從條例、查詢起步
境外公司有許多吸引人的條件與優惠,你一定也有聽說許多台商、外商現今將進軍中國,在中國大陸公司登記的新聞。廣大的中國市場蘊含潛在商機,讓台商與外資趨之若鶩;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為了吸引更多投資人,近年放寬不少外資企業設立的限制。
台灣人在大陸開公司好處在哪?就讓公信先帶你從進行大陸商業登記時,應查看哪些條例、怎麼查詢開始看起。
(一)詳閱《中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中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詳細講述大陸公司登記的各項程序、要件、應備文件等,倘若未來有中國大陸公司登記的計畫但不知從何開始,建議可從該地政府的官方條文起步,針對大方向的設立注意事項先做統整。
於 2021 年發布、2022 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則是進一步整合了原本零散的相關法規規定,值得關注的焦點有:
- 法定代理人資格限制增修
- 增訂自主的「歇業制度」
- 簡化企業註銷之作業程序
- 加強企業監管與分類管理
如同台灣設立公司,在中國登記公司的法律條文隨時會變動,沒有把握大陸商業登記自己來嗎?建議來找公信協助你!
「接獲所托,就是責任」,公信值得信賴。
(二)申請前先釐清中國公司登記查詢哪裡看!
那麼是否有中國企業查詢的管道可以率先作為參考呢?與「台灣經濟部商業司」業務相似的中國主管機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可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頁面找到中國公司註冊查詢的相關資訊,以下是簡單的中國企業查詢系統教學: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首頁)
若是想要查詢特定企業的資料,須先釐清該企業的註冊所在地,於右上角進入各省市的連結後,在搜尋欄位輸入簡體字的企業名稱或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共 18 碼,有如公司的身分證字號)。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結果)
待搜尋結果出爐,可以點擊其中想要深入了解的企業公開資訊,基本介紹、是否為黑名單都能由此頁面得知。
為何要到大陸商業登記?了解大陸公司特點與好處
進行大陸公司登記所需的前置作業已完備,現在我們可以正式進到認識大陸公司類型的階段。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決定在大陸營運的企業型態?據點設置在中國提供給台商何種利益?
(一)3 種主流外資中國公司設立型態
除了一般的中國國有企業,其他民營的形式包含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股份公司、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外資代表處、私營企業、個體企業等,公信在此簡單介紹 3 種外資常設立的大陸公司類型。
【外商獨資企業(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 WFOE)】
依據中國當地法律定義,外商獨資企業為「外國人 100% 擁有,或者是由外國公司直接經營的有限責任公司」,不須任何中國籍股東參與其中,營運者能夠掌握營運方針、達標利潤、收入分配而不受中國股東過問,因其獨立性與自主性高,是不少外商、台商的首選。另一方面,如同台灣的有限責任 公司,此間企業可視為獨立的法人執行多項業務,將責任限制在投入資本而不溯及個人資產,更有保障。 外商獨資企業的好處如下:
✅ 從事在中國註冊的所有業務
✅ 全權制定公司決策不受干涉
✅ 當地獨立法人身分註冊商標
✅ 企業員工雇傭的完整自主權
也因為自由度高,設立與註冊條件相較其他企業類型來說更嚴格,像是須備有已事先進行註冊的公司地址、公司名稱、短期內的業務規劃等,根據產業類型可能還有資本額的最低門檻,登記此種公司類型時應特別留意要準備周全。
【合資企業(Joint Venture, JV)】
「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須與中國籍合作對象合資並註冊為公司」的形式稱作合資企業,由 2 間或 2 間以上的公司共同組成單獨的企業個體,所以又名「中外合資」,結構同屬有限責任公司。一般雙方的股權分配可自由協商,如有涉及中國當地政策,某些對於股權結構有特定要求的項目及產業別則另當別論,適用於像是「傳媒」等在當地有所限制的行業。
合資企業的關鍵優勢在於能夠借力當地合夥企業的文化背景、銷售途徑,更迅速打入中國市場;不過合資的方式也相當於投資在他人身上,如何營運無法完全掌控而有所侷限,與誰合作也需要慎選,應多方考量該當地企業的信譽、能力。所以多數投資者仍將上述的外商獨資企業作為在大陸公司登記的最佳選項。
【外資代表處(Representative Office, RO)】
實際上外資代表處並非獨立的法人實體,也不算是一間真正的公司,而是外資在中國的溝通據點,所以依法是不能夠進行具有直接營利性質的行動或是營收行為。舉例來說像是: